2008年7月19日 星期六

台灣野生杜鵑花資源(下)(作者 - 曾彥學)

【三、台灣野生杜鵑花之多樣性】
這十六種杜鵑花有些是灌木,有些則是喬木;有些是長在地上,有些則是附著在其他大樹上;有些葉子很細小,長度不及1cm,但是也有葉子和手掌一般大;有些花的顏色全是黃色,但有些杜鵑花全株從白色、粉紅色至紫色都有;雖然只有 15種卻涵蓋各式各樣的形態與花色,且各具特色,台灣野生的杜鵑花真是多樣、殊異,且各具其趣。

就花色而言,著生杜鵑(R. kawakamii Hayata)的花冠黃色與眾不同,為台灣野生杜鵑花中花色唯一黃色者。因此,假如在野外踏青時,遇到開黃色的杜鵑花,又附著在樹上,那八九不離十,就是著生杜鵑了;另外,值得一提的是,它是台灣的特有種杜鵑花,也就是全世界只有在台灣才能見到它,別無分店,可見它是多麼特殊。其他的杜鵑花如金毛杜鵑與唐杜鵑(大屯杜鵑)(R. simsii Planch)花冠的顏色則是磚紅色,在台灣也只有這兩種杜鵑花的花色是磚紅色,金毛杜鵑的花色較暗紅,而唐杜鵑的花色則是較鮮紅。從花冠色澤的深淺來辨別不同物種,是不容易的,常常令人混淆。因此在野外要區別金毛杜鵑與唐杜鵑,比較簡單的方法,可從葉片的披毛下手,當你在野外看到花色是磚紅色的杜鵑花,且葉片披毛觸摸感覺是黏黏的,那應該是金毛杜鵑,因為它葉片上的毛是腺毛,彎曲具黏液;相對地,假如葉片披毛觸摸感覺不是黏黏的,那就是唐杜鵑,因為它葉片上的毛是剛毛,粗直不沾黏。

此外,花冠顏色從純白、淡粉紅、粉紅至深桃紅者,有烏來杜鵑(R. kanehirai Wilson)、南澳杜鵑(埔里杜鵑)(R. breviperulatum Hayata)、細葉杜鵑(R. noriakianumi T.Suzuki)、紅毛杜鵑(R. rubropilosum Hayata)、台灣高山杜鵑(R. rubropilosum Hay. var. taiwanalpinum (Ohwi) S.Y.Lu, Y.P.Yang & Y.H.Tseng)、馬銀花(R. ovatum Planch)、長卵葉馬銀花(R. ovatum Planch var.lamprophyllum (Hayata) Y.C.Liu, F.Y.Lu, & C.H.Ou)、守城滿山紅(馬禮士杜鵑)(R. mariesii Hemsl.& Wilson)、西施花(青紫花)(R. ellipticum Maxim.)、台灣杜鵑、玉山杜鵑(森氏杜鵑、紅星杜鵑)(R. pseudochrysanthum Hay.)及南湖杜鵑(R.hyperythrum Hay.)等;其中花冠鐘型者,大概有台灣杜鵑、玉山杜鵑及南湖杜鵑等三種,其餘的則是漏斗型。

   西施花長生於林下,偶見於林緣陽光下

   中部橫貫公路旁生長的紅毛杜鵑


從葉片大小來看,細葉杜鵑顧名思義是台灣野生杜鵑花中葉片最細小者,葉片長度常不及1cm;植物分類學家常將台灣的野生杜鵑花,依葉片的形態特性區分為大葉類型及小葉類型兩種。屬於大葉類型的杜鵑花則有西施花、台灣杜鵑、玉山杜鵑及南湖杜鵑等,大葉類型的特色是葉片大型(葉片長度可及手掌大)、葉面光滑及革質;而屬於小葉類型的杜鵑花,葉片的特色則是葉片小型(葉片長度不及手掌之一半)、葉面常披毛及紙質,如烏來杜鵑、南澳杜鵑(埔里杜鵑)、細葉杜鵑、紅毛杜鵑、台灣高山杜鵑及守城滿山紅等。大葉類型杜鵑花中,台灣杜鵑成熟葉的葉背披灰白色貼伏狀毛茸;南湖杜鵑成熟葉的葉背則披黃褐色毛茸;而西施花與玉山杜鵑成熟葉的葉背都是光滑的。因此,在野外可依葉背有無披毛來區別這幾種大型葉杜鵑。至於上述的小型葉杜鵑花,較不易從葉片披毛來區別,比較有明顯差異的,大概只有金毛杜鵑葉片披腺毛(觸摸感覺是黏黏的)和台灣高山杜鵑葉緣反捲明顯且葉背密披粗毛。

   發現於花蓮羅馬望山的著生杜鵑


以生態習性來說,著生杜鵑是台灣野生杜鵑花中,唯一的著生型杜鵑,附生於別種植物體上,其他杜鵑花則都是地生型。本種僅出現在本島中海拔的霧林帶,垂直高度約在1,500m至2,500m左右,是台灣霧林帶的指標植物;在世界植物地理上,著生杜鵑占有很重要的地位,它可能是東印度群島著生型杜鵑分布的北界。另外,僅出現在溪流岩岸的烏來杜鵑,是台灣原生杜鵑花中,唯一屬於亞熱帶低海拔河岸杜鵑,喜歡出現在溪旁的岩石峭壁上。就地理分布而言,烏來杜鵑是台灣的特有種,僅產於台北縣境內新店溪上游北勢溪鸕鶿潭一帶,海拔100m至400m的河岸,因天然分布非常狹隘且野外族群數量極少,曾經被列為法定珍貴稀有植物。民國七十三年翡翠水庫建壩後,原來的生育地全部被水淹沒,導致近二十年來,皆無野外植株發現記錄,許多專家學者都將它的保育等級列為野外絕滅級(extinct in the wild),目前特有生物研究保育研究中心正積極進行烏來杜鵑的復育工作,希望不久,烏來杜鵑能重現北勢溪河岸,恢復過去的盎然生機,讓後代子孫能欣賞到它的璀璨花姿。
喜歡成群結隊一大片出現的杜鵑花有南澳杜鵑(埔里杜鵑)、臺灣杜鵑、南湖杜鵑、玉山杜鵑、細葉杜鵑、紅毛杜鵑及台灣高山杜鵑等,每當花季來臨,百花爭放,場面頗為壯觀,相信很多人都想目睹勝景,親身體驗。

【四、賞花景點介紹】
以下介紹幾個賞花景點,提供參考。南澳杜鵑是臺灣特有種,分布中央山脈中部兩側,常盤據低海拔的二葉松林下,每年三月中旬,中興大學惠蓀林場的杜鵑嶺是最佳觀賞地點;台灣杜鵑可長成大喬木,是台灣原生杜鵑花中唯一可形成森林的杜鵑花,台灣大學溪頭遊樂區的鳳凰山是較易觀賞的地點,每年四月初至中旬,不要忘記相邀拜訪,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;玉山杜鵑可適應經年強風吹襲、冬雪削壓的環境,是台灣分布海拔最高的杜鵑,松雪樓後的合歡東峰是觀賞玉山杜鵑不可錯過的景點,每年五月第二個禮拜,趁著母親節陪同媽媽一同去合歡東峰賞花,是不錯的選擇;南湖杜鵑則常出現在石灰岩的環境中,南湖大山前的五岩峰最為壯觀,只是必須花費兩天的路程,才能目睹真顏,自認體力好、能耐夠的朋友,不妨考慮登南湖大山去鑑賞什麼才是真正的杜鵑花海。

細葉杜鵑也是臺灣的特有種,全世界只能在台灣看到它,主要分布在本島中部中海拔山區,以中橫公路沿線較容易看見,梨山附近的二葉松林下常常由細葉杜鵑形成優勢,中橫公路 102 Km處林業試驗所畢祿分站,每年四月初便可觀賞處處杜鵑花叢,引人入勝。至於台灣高海拔地區的二葉松林下,則是由紅毛杜鵑與其變種台灣高山杜鵑稱霸,中橫霧社支線23 Km處鳶峰休息站,可發現台灣高山杜鵑紅花遍佈的美景;金毛杜鵑是最早被記錄的兩種台灣原生杜鵑花中之一,它是台灣的特有種,水平地理分布從北到南、從東到西皆可見其蹤跡,在台灣野生杜鵑花中,它的垂直海拔分布幅度最大,從海拔 250 m的北宜公路栳寮到2,700 m的中橫公路大禹嶺,常可看見它零零落落地出現,而不會成群結隊。

唐杜鵑(大屯杜鵑)除了台灣之外,亦分布中國大陸、日本及琉球群島等,在台灣則呈南北兩端分布,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內每年的三月天可看見唐杜鵑(大屯杜鵑)花開在山坡上及小路旁,顏色鮮明艷麗;長卵葉馬銀花是一種分布比較侷限的特有種杜鵑花,僅出現在南部高雄山區,野外不常見,每年四月中旬的開花期,在藤枝附近的石山秀湖一帶,豔遇的機率相當高。三月是台灣低海拔地區杜鵑花盛開的季節,隨著氣候的轉變,中海拔的杜鵑花逐漸在四月中綻放,一直到五月中旬,台灣的杜鵑花季才會在高海拔地區真正上演,六月之後慢慢地接近尾聲。只要你有心,你就會欣賞到台灣野生杜鵑花的美。

  台灣東北角山區峭壁上的金毛杜鵑

  合歡山區盛開的玉山杜鵑

  鳶峰公路旁的台灣高山杜鵑


【五、結語】
杜鵑花是舉世聞名的觀賞花卉,可是在台灣一般平地上所見到的杜鵑花,大多是外來引進的種類,其實台灣原生的杜鵑花也很漂亮,除了可在野外觀賞外,亦可栽植於一般的公園、廣場、植物園、花園及校園中,作為美化景觀之用。台灣原生杜鵑花中,除了一些高山杜鵑在平地較不易栽培外,有許多分布在一般的低海拔地區,如烏來杜鵑、金毛杜鵑、唐杜鵑、南澳杜鵑(埔里杜鵑)、西施花及馬銀花等。這些原生杜鵑花顏色多、花型大、花色美,而且在還境適應性或抗病蟲害的能力方面,比園藝栽培品種較佳,維護管理亦較容易,實在值得全力推廣利用,做為綠美化樹種。將原生杜鵑花引入我們的環境美化中,不僅在管理層面上,可以降低維護的成本;在生態保育上,也保存了台灣本土杜鵑花的特色;在審美觀感上,更能呈現物種多樣性的變化。最後,希望身為這塊土地的主人,都能親身享受台灣原生杜鵑花多采多姿之美。

        玉山主峰下的玉山杜鵑

  谷關梢來步道盛開的南澳杜鵑

沒有留言: